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又要搬家了,又開始覺得很迷惘。今天才過了一半,已經從阿根廷搬到台灣、台灣搬到泰國再搬回台灣、搬到舊金山畢業、畢業後搬到現在成立的 Hackerhouse。而兩個月的 Hackerhouse 到這禮拜又即將完結,生活即將有新的變動。就像在 Minerva 不段搬家一樣,搬家意味著重新開始,可以把不喜歡的通通丟掉,建立新的生活,但也同時意味著,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也化為烏有,於是每次搬家時,我如果不是有些感傷,就是有些憂鬱的。
我感覺到 “I am lost” 。這樣的迷惑感,並沒有隨著找到工作而消逝。他就像是 “I am in love.” 一樣,是某種狀態的表述,而不是生活的起伏。人類渺小而微不足道,於是大家洋裝繁忙、躲藏在某個系統下逃避到 I am lost 帶來的困惑與害怕,於是人們害怕失業,因為失業就得正視這樣的迷惑。我相信 40 歲的我應該也會有 I am lost 的時候,差別可能只在於迷惑與害怕的類別與程度而已。
這兩天開始一個「不批評」練習,啟發自 Jade 去 Vipasana 的心得。簡而言之,就是不管腦袋出現什麼的思緒和感受都只觀察而不批評。我不批評我自己對前任的埋怨或想念、不批評自己奮力工作的著急、不批評自己對發表文章的害怕、不批評自己會在檢查追蹤人數的喜悅和失落、不批評自己發現自己 I am lost。就像是 Jade 所說的,沒有任何事物,包含情緒和想法都是永恆的,因此 Mindfulness 就是看著他情緒來,再看著他走的過程而已了。
我想這可能就是時間帶來的成長,想起高中畢業進台大時,也常常出現相似存在主義危機,當時只感到混亂帶來的不適和焦慮。不過,今天的我,面對迷惘的自己,多了很多的誠實、耐心與接納。
This is the 53th post from my 60-day writing challenges. I was inspired by Tung Nguyen, a friend who is a famous blogger.
maybe reading ur blog can be the sole motivation to learn mandarin for me